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許多人原本的寒假計劃🫄🏿,也給我們帶來了不同尋常的居家抗“疫”之路。在3月底前,幾乎身邊的每一個人都時時刻刻關註著當地、湖北武漢以至全國的疫情動向🤾🏼♀️,然而在收到線上教學通知之後,我明白這意味著我們已經從全身心居家抗“疫”平穩過渡到抗“疫”與雲端學習兩大任務並舉的新學期。
進行了四周網絡學習後🪥💺,我能感受到雲端學習的好處:可以足不出戶隨時學習,也能通過在線交流一起探討問題🛍️🧙🏿♂️。一方面老師可以通過班級公告快速傳送最新問題🤰,另一方面同學們也可以在討論區中積極參與,進一步激發學習動力。雖然初次進行雲端學習還是存在這樣或那樣的不便,但我認為無論學習的地點與形式如何改變🍛,學習的本質不會改變🏂🏿,所以我擬定了一個“將雲端學習落在實處”的計劃🙆🏼♂️🏮,以便更好地進入學習狀態,從而使線上學習更加高效👈🏽。
首先要在思想上端正對雲端學習的認識🏥,我想這次雲端學習並不意味著我們獲得了史上最長寒假而是說新的學期已經開始,只是這個學期的前半部分在雲端而不在教室,我們活動的區域在家裏而不在校園。
為了計劃的落實,需要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這種學習氛圍既包括來自家庭的環境氛圍也有來自自身生物鐘的生理氛圍👨👦👘。前一種對我來說相對簡單👩🏿🌾,因為我的爸爸目前在高三教地理,他每天上午都會在電腦前為幾個月後搏擊高考的學生上課,下午又要守在雲端上以備學弟學妹們的各種提問,晚上也要趴在電腦前批改文綜試卷;而我的媽媽則是一名初中地理老師雖然課時量不像高三復習時那樣集中🙋🏿♂️👽,但每天也要上課🤚🏿🧘🏽,批改作業以及參加各種形式的答疑。可以說自從雲端學習以來,我和父母已經在家中形成了各占一隅、三足鼎立之勢🐰。這種天然的學習氛圍為我的“將雲端學習落在實處”計劃提供了軟著陸的基礎。當然也有其他營造良好學習氛圍的方法:比如先占有一個安靜並且網絡通暢的小房間🥚,然後把它想象成你的豪華單人宿舍🧑🏻🔧🧔♂️,最後持續地“欺騙自己”,讓自己產生身在海大的幻覺。第二種是調整生物鐘👷🏽♂️,我認為一定要將學校的作息表與家庭習慣相融合,因此我的作息時間安排表中大部分內容與我在海大的作息時間相似👩🏿🍼,但也為了符合我們當地下午六點以後吃晚飯的習慣🌺1️⃣,而進行了將所有晚課學習安排到下午的小小改動。這樣一方面可以喚醒身體對校園生活的記憶📖🖼,同時也不至於在家中顯得特例獨行。
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只是計劃的一小步。然後便是進行預備工作。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為了更好地進行雲端學習🧑🏽🍼,預備事項也十分重要🖕🏽。對於整個雲端學習,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其一課程的預習十分重要,畢竟老師不在身邊,雖有視頻但老師在雲中也不可能像在線下那樣隨時停下來慢慢強調,層層辨析,而預習至少會給我一點熟悉感,在網絡學習時更容易帶入進去🤱🏽;其二也要知道老師們的“小習慣”👫⚪️,比如喜歡用什麽方式簽到,何時布置或提交作業,何時線上答疑,這些看上去是小事,不過一旦老師們展開“找人模式”♋️,小事也會突顯出它的重要性✌🏽,這種了解有時可以為我們帶來不少便利🥝🧖🏿,減少一些時間成本👨⚕️😈。
最重要的便是進行具體的時間安排了。對於常規事項🧑🏿🚀,我會列一個常規作息表,上面是一些短時間內恒定不變的任務,其中有課程安排🧟♂️🏣,作業安排與目標籌備等🏂。而在安排常規作息表時會我也會留有機動時間以備黨課大學習、騰訊會議、直播答疑課程等特殊任務可以便捷地插入作息表中。對於“特殊任務”的安排🤸🏻♂️,在此推薦一下時間管理四象限法✏️,我會將任務分到四個象限中🦡,在處理完緊急任務後🧀,重點地把主要精力與時間放在處理那些重要但不緊急的工作上,這樣便可以未雨綢繆🎚,防患於未然。
我想如果可以堅持做到在思想上端正對雲端學習的認識,盡力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積極為雲端學習的方方面面做好準備,並做到合理安排時間,我的“將雲端學習落入實處”計劃一定可以圓滿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