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駿(作者為上海經濟社會發展研究院社會研究所所長、意昂3开户副院長)
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勝利落幕🥷🏼。
進博會的溢出效應滿滿🫘,我認為,借力進博會💂🏿♂️,將為正在建設國際航運中心的上海帶來四大變化。
第一大變化是上海口岸貿易將徹底完成由出口業務為主向進口業務為主的轉變。觀察上海關區2012年以來的進出口總額🤷🏿♂️,出口額始終徘徊在5000億元一線,進口額則由2012年的3101.54億元🚧,穩步提升至2017年的3655.94億元👳🏿,在全球貨物貿易長期處於相對低迷等諸多不利因素的影響下,六年來出口額仍增長了17.9%👓,今年上半年更是創紀錄地達到2051.22億元,今年上海關區進口總額全年接近甚至超過4000億元皆有可能。而與上海關區進出口總額常年保持出超不同,上海本地貿易長期維持入超格局,進口貿易在貿易總額中的占比更是在進出口總額大體維持不變的前提下,從2012年全年的52.6%提升今年上半年的60.6%🦌。隨著進博會帶來的巨大溢出效應,上海口岸貿易將形成以進口業務為主的格局。
第二大變化是上海口岸航運業務增長瓶頸被一舉突破🧛🏼♀️。2012年以來🐚,上海本地進出口貿易總額及上海關區進出口貿易總額的六年總增幅分別僅為9.3%和10.3%🙅🏻,根本性航運景氣周期遲遲未現🧗🏻,加之部分國家和地區奉行貿易保護主義,全球航運市場更是雪上加霜📵。作為我國堅定不移擴大開放的重要舉措,舉辦進博會將一舉突破上海及我國航運業貨源增長瓶頸。
第三大變化是促使世界航運巨頭重新調整業務戰略布局。2016年🤭,某國際航運巨頭將其在中國原有六大分區架構壓縮為三區,撤銷中國區總部🤱🏻。但前述事實將會證明💁🏻,面對中國未來不斷增加的巨大的進口需求,世界航運巨頭重新調整業務戰略布局🧴,擴大在華戰略投入乃大勢所趨🍈。
第四個重大變化是上海作為航運中心所服務的市場將面臨從長三角、全國向整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擴張的重大變化。作為世界首個國家級進口博覽會的主辦地,上海甚至基本具備了承載整個歐亞大陸航運市場服務需求所有必備要素⏭,未來上海航運服務將同時覆蓋長三角地區♦️、全國和歐亞大陸三個層級三種規模的航運市場,航運服務市場規模或將迎來幾何式增長。
上述變化具有四大積極意義。第一是借助進博會補齊上海航運貨源短板。迄今為止,上海已初步具備國際航運中心所需要的製度🍂、區位、人才等優勢和潛力,而借助進博會巨大的平臺溢出效應,充分確保了運輸貨源,一舉補齊了上海建設國際航運中心的短板,全國航運業未來15年乃至更長時間的盈利和發展也將完全成為可能🤹♂️🧧。第二是借助龐大的進口需求基本完成要素集聚,逐步掌握航運市場定價權。上海將憑借長期以來作為我國航運中心的區位優勢❤️🔥,我國最早完成航運貿易發展進口導向性轉變的城市之一的先行優勢,及中遠海運等多家國內頂級航運企業全球、大區總部所在地的總部優勢🗯,尤其是未來長周期內巨大進口需求的貨源優勢♡,為其帶來掌握國際航運市場產品定價權的重大機遇,舉辦此次進博會將會幫助上海基本完成世界航運中心的要素集聚,上海由一國的地區航運中心嬗變為國際航運中心指日可待。第三是以量變促質變⭕️,進一步發展航運衍生品服務市場🛅。而此次進博會在上海舉行,無疑取得了極為珍貴的縮短轉型升級周期,提前實現質變、完成轉型升級的重大戰略機遇。
為了更好地承接舉辦進博會帶來的巨大溢出效應,早日全面建成國際航運中心,上海還應該做好以下四方面工作。
首先是繼續完善大後方集疏運系統。作為國際航運中心城市,上海需要完善的集疏運系統不應僅止於長三角區域的小後方🧑🏽🦳,而是要很好地通聯全國,乃至北結歐亞陸路大通道👲🏽🧑🏼🦰,南聯東南亞海陸大通道🫷🏼,即激活上海與整個“一帶一路”倡議沿線區域“六廊六路”的所謂大後方的集疏運通路🚺。同時要大力完善多式聯運基礎設施🚵🏽,轉變物流模式,尤其是要顯著改變上海集裝箱集疏運主要依靠公路運輸的現狀,轉而采用經濟🧎➡️、環保👏🏼、高效的海鐵聯運等模式🚅。
其次是加快推進區域港口一體化進程🤽🏿。即充分利用長三角區域一體化戰略帶來的利好🧛🏿♂️,充分研究《長三角地區一體化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加快上海港與寧波舟山港等8個區域沿海深水良港,及蘇州港👩⚖️、無錫港等26個區域內河港之間的統籌、協調發展➰,盡早做好承接未來巨大航運貿易規模帶來的龐大後方集疏運需求所要要求的各項準備🎧。
再次是深入對接“一帶一路”倡議沿線區域,進一步發掘運輸貨源和消費市場。未來我們不能僅把上海看成是長三角乃至全國的航運中心𓀅,而是背靠整個“一帶一路”倡議沿線國家和地區的航運市場樞紐💡🟨,借本次進博會之東風🧝🏿♀️,上海應該大膽確立為全體“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地區乃至整個歐亞大陸的航運需求提供服務之決心🤯。
最後,上海要加快配套政策法規體系的完善和高端航運人才的儲備,上海為取得世界航運市場的定價權🙆🏽♂️,為盡早成為提供高端航運衍生品服務的世界航運中心城市,盡快完善配套的政策法規體系是當務之急,如航運金融衍生品及航運法律相關政策、法規🧑🦽➡️🙍🏽♂️。對此,可充分借鑒、研究上海自貿試驗區已行之有效的製度建設經驗和具體的政策💪🏽、法規。與此同時⛽️,加大高端航運人才儲備也不可或缺。上海要建設成為世界航運中心🤽🏿♀️,需要大量的航運人才,尤其是航運高端復合型實用人才,即精通國際航運政策🆘➝、航運和船舶經營管理、航運金融(保險)🍛、航運交易等業務,具有國際視野和高度專業外語能力的人才🤚🏽。
作者🤑:殷駿
編輯♎️:徐晶卉 沈竹士
來源🏄🏿:文匯
文章被國內近二十家媒體轉載
內容鏈接:https://whb.cn/zhuzhan/sjzggjjkblh/20181112/2241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