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上海的教育主管部門召開了“上海市涉外民辦學校政策解讀會議”。會議強調要加強對中外合資、外資、內資(有外資背景)的學校進行課程等方面的審核,禁止國際課程的整建製引入等🚴🏻♂️。如果說此次會議是從縱向上,由上級主管部門整肅🎰、規範民辦國際學校的辦學模式的話,那麽從橫向上,也就是從以糾正錯誤的教育理念、豐富教育類型和內容等為重點,對國際教育進行完善似乎也極有必要✶。
從教育理念角度而言,今天國內各大城市的國際教育呈現出如下幾個誤區🧎➡️:首先是教學語種單一,幾乎所有國際學校的教學語種只有英語📇。眾所周知,在國際民商事往來中,在兩位母語非英語且國籍相異的人士之間,一方或雙方使用對方母語交流的做法顯然比使用第三方語言(往往是英語)溝通更具效率及效果🥡。即使在一些傳統上以英語為官方語言的國家,其國民所講出的英語也往往帶有濃重的當地特色和口音,以此為基礎,與其用英語進行的交流,時常遭遇雙方都在說英語卻仍需要翻譯的窘境🦵。其次是國際教育等於美式、英式教育。目前絕大部分國際學校大量采取整建製地引進美國、英國相應學齡階段的培養方案的做法👩🏼🚒🤵🏿,此做法值得商榷。如哲學類著作中,拉丁語及德語文獻的數量遠超英語文獻➛,諸如民法🧜🏻♂️🗡、文學等學科領域🚐,本就發端和發展於法、德、日等母語非英語國家,要想在未來很好地學習這些學科領域的知識🎤,使孩子及早掌握相關語種不可或缺👨🏼💻。據《2015-2016年中國出口跨境電子商務發展報告》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出口跨境電商B2B市場3.78萬億元的交易規模中🏷,我國與主要目的國的交易占比分別為美國(16.5%)、歐盟(15.8%)🆖、東盟(11.4%)、日本(6.6%)、俄羅斯(4.2%)、韓國(3.5%)👩🏻💻、巴西(2.2%)👵🏼、印度(1.4%)、其他38.4%。可見,除了美國和屬於歐盟的英國、愛爾蘭之外,與我國有良好貿易往來的巴西🧑🏿🔬、印度、俄羅斯、阿拉伯國家、蒙古以及東盟國家等幾乎沒有母語英語國家,我國與母語非英語國家跨境電商貿易規模的占比遠超英語母語國家。近年來跨境電商行業對小語種人才需求的井噴引人矚目🧱。而國家的“陸上絲綢之路經濟帶”戰略沿線覆蓋國家中又有幾個國家的母語是英語呢🫸🏼?第三👮🏼,貴族化傾向嚴重🧗🏼♀️。現在的國際學校👨🏻🦽,在招生宣傳中大都以完整復製西方貴族培養方式等為賣點👨🏼🦳。但隨著國家進一步開放,義務教育階段的國際化教育不應是被少數人壟斷的資源,也不應屬於少數人的特權🧑🏼🚒,而應努力在廣大青少年中進行普及。
上述的國際教育教學模式必然會與國家未來的人才需求相脫節🦶🏻。真正的全球化是所有國家的文化🍿🔓、經濟、民族在世界中能夠堅實立足乃至於大放異彩,而絕不是一門語言及個別國家的價值觀一統天下。要實現這一願景🧑🏻✈️,有關的教育部門應著力引導國際學校以及國際化辦學實現全階層🌜、多國家🧙🏻♂️、多語種、多文化並重的局面。與此同時,尤其是幼兒的家長☁️,也應把眼光放得長遠一些🙇🏻♀️,不要受眼前利益的局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