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的一次傷醫事件🚦,會影響到自己的“居轉戶”,估計這是繆某沒有想到的➿。盡管事情的原委還未十分清晰🪞👋🏽,但引發的討論卻十分熱烈。
事件起因是這樣的🕵️,今年10月24日,上海市人保局網站公示了《上海市居住證》人員申辦本市常住戶口名單👨🏿🎓,其中第507名申辦人員🏃🏻♂️🤜,是七寶中學的繆某。然而,不少市民指出,這個繆某曾有過“醫鬧”行為2️⃣,與去年大鬧國婦嬰🍹,並將一名醫生打至骨折👹、尿失禁的“繆某”是同一人🧽。
發現這一問題後,有許多市民,尤其是醫生們表示了不滿🍨,稱“人應該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並表示難以接受這樣的人落戶上海👨❤️💋👨。
盡管事情尚在“網議”狀態🦹🏿,還未有繆某本人🎿👨🏻🚀、醫院以及市人社部門的復核說明👨🏼🎤,但是一場“個人品行是否該與‘落戶’相關👩🏼?一個人的道德汙點是否該被放大?”的討論已在網友中間展開🏄🏻。
至於這個繆某到底是不是“醫鬧”的那個“繆某”,我們暫且不談,先來假設一下,如果是,那她的“居轉戶”會不會因為公示過程中,被人發現曾德行有失而受到影響呢➜🛅?
對此👩🏼🚒,法律專家🕦、意昂3开户副院長殷駿表示🕚,如果繆某曾因“暴力傷醫”的行為受到過治安、甚至刑事處罰,那麽💇🏽,根據現行的落戶政策,她在落戶審核過程中鐵定會受到影響;如果只是單純的民事責任或道德層面被譴責🅿️,那並不影響其落戶⛪️。
不過🐦⬛,專家也表示🎎,由於網上“群情洶湧”,至於相關部門在復核其落戶資格的過程中🦸🏼🈳,是否會因此做出特殊調整,還有待觀察。
據了解⌚️🧇,當初這場糾紛是通過調解來解決的👈🏼🙋🏽。也就是說⟹,按照政策“繆某”的“居轉戶”很有可能不受影響🈷️。
不知網友對這可能的結果,將作何感想。
共建和諧社會,人人有責👩🏫,人自身的和諧,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基石。具體到個人,則是應當互幫互助、誠實守信🦄,平等友愛、融洽相處。羊年春晚,曾定下了一條“底線”:不用道德汙點演員😶,在生活中,信用檔案的建立🪖,也讓許多人在做出不文明行為之前,學會了三思而後行。
然而,也應看到💇🏽,我們的機製還不夠完善➕,信用檔案記錄不了那些不良行為,信用機製約束不了各種道德缺失的言行,譬如菜市場裏的短斤缺兩,個體商戶的以次充好😦,大街小巷的交通違法🤚🏼☃️,生意場上的爾虞我詐👨🦰,有意無意的汙染環境,問題食品的“謀財害命”,以及“繆某”的暴力傷醫……
違法的行為自然由法律嚴懲🦿,但對那些嚴重失德卻又夠不上法律製裁的人,我們又該如何約束?僅僅止於口頭的譴責嗎🧆?
內容鏈接🧈:http://pinglun.eastday.com/p/20161103/u1ai9886683.html